年度工作報告

113年度工作報告

#服務項目服務對象活動地點服務內容
1 委託案-臺北市兒童及少年團家-曙光家園
  • 接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經營管理。
  • 未滿18歲,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法保障法23條與少年事件處理法29條之規定或其他經社工員評估應保護安置之設籍本市或事件發生地於本市之未滿18歲之兒童及少年。
台北市
  • 113年度服務人數:90人。
  • 結案離園人數:5人。
  • 入園安置人數:4人。
2 委託案-臺北市少年緊急短期安置庇護家園服務-選擇家園
  • 未滿18歲,依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評估有保護安置需求,業經法院裁定繼續短期安置之兒童或少年;為第(1)類個案。
  • 年滿12歲未滿18歲設籍臺北市,或緊急事件發生於臺北市,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23條(第九、十、十一款)、52條、56條、62條,經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轉介有緊急安置需求之少年;為第(2)類個案。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安置輔導中,經尋獲後需緊急安置之未滿18歲少年;為第(3)類個案。
  • 依少年事件處理髮第26條第1項第1款,由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裁定責付之未滿18歲少年;為第(4)類個案。
  • 提供基本生活與安全及健康照顧、安置與專業、家庭關係輔導、資源連結等服務。(計安置床位21床)
台北市
  • 113年度共計安置42名個案,男女生比例為18:24,性剝削個案、法院責付個案與兒少保個案安置比例為7:6:29。 含自112年底續安之2名個案
  • 反覆入園個案計有5名,其中2名兒少則以自行向家園求助的方式評估安置。
  • 第四類特殊兒少1名,安置共91天,具有中度智能障礙、 ADHD與破壞傷人等照顧情況;第二類特殊兒少1名,安置計60天;另,以兒少保個 案來說,本年度共計5名領有輕度智能障礙, 2名領有中度智能障礙,12名有情緒障礙或具ADHD症狀,皆需較高關注的照顧服務,亦有3名兒少反映有憂鬱情況。
  • 家園同日最高安置人次平均約5人次,當日安置最高人次落在7月與8月間,113年度服務總人次為1230人次。
3 監內週間一般教化課程
  • 服務機構:新店戒治所戒治班生涯規劃 每週 、台北少年觀護所女班48場次 。
  • 課程內容:自我探索、生命教育、生涯規劃、戒菸戒癮、宗教輔導、人際溝通 等課程。
  • 每班至少2位老師。
新北市
  • 新店戒治所全年生涯規劃課程,年服務33場次,服務約1714人次。
  • 宜蘭監獄全年生涯規劃課程,年服務2場次,服務約120人次。
  • 台北少年觀護所男女班共計35堂,53人,203人次。
  • 桃女監全年生涯規劃課程。22場次,556人次。 
4 釋前釋後-新店戒治所受刑人及戒治人「無縫接軌復歸社會服務計畫」
  • 受戒治人初階與進階團體
  • 受刑人初階與進階團體
  • 受觀察勒戒人短期戒癮團體
  • 受刑人短期團體
  • 受戒治人或受刑人個別諮商輔導
新北市
  • 執行2期3團,總計執行初階團體21堂,進階團體24堂。共計服務81人,907人次。
  • 執行1期,總計執行初階團體7堂,進階團體 8堂,共計15堂,服務20人,270人次。
  • 執行10期,總計執行團體 70堂,服務135人,739人次。 
5
釋前釋後-新店戒治所「收容人家屬衛教及諮詢」 
  • 工作內容:每次 2 小時,透過個別諮詢或小團體輔導方式為家屬進行衛教及諮詢,協助家屬增進成癮疾患的了解,自我調適、及學習幫助家人戒毒癮 。
  • 執行方式 由過來人種子教師之家屬、種子教師或社工員師 提供團體輔導與個別諮詢服務,主要討論方向為 藥物成癮的行為特性、復發的徵兆、如何照顧自己、如何面對異樣眼光、如何求助 等相關議題協助家屬賦能。 
新北市
  • 113年新店戒治所家屬會客室衛教諮詢共服務232戶家庭,總計345人,其中男性家屬137人次,女性家屬208人次。 
6
法務部113年藥癮更生人復歸社會服務方案 
  • 服務內容:分為在戒治所內團體輔導 或試辦緩起訴處分之團體課程等 與出所後完成緩起訴處分後的生活與社會適應兩階段之處遇方式。
  • 服務對象與人數:法務部矯正署新店戒治所或台北看守所正在接受觀察勒戒者,預計年服務約10期,每期約12位個案,總服務人數約為120人;公部門轉介、自行求助之藥癮更生人、社區被裁定緩起訴處分之毒品施用者以及本會專案服務有藥癮史背景之 司法少年。年預計服務約150人;112年起之舊案,需要持續關懷者,年服務人數預計30人。
全台
  • 釋前重建,實際進入招生宣導人數為243人,其中報名參加團體人數為155人,經篩選且無另案進入小團輔戒癮課程者共 135人。
  • 釋後追蹤與輔導,113年度服務法務部矯正署新店戒治所觀察勒戒班之總人數有135人,舊案之釋後持續追蹤服務個案,計有30人,共計165人。
  • 公部門轉介或自行求助之藥癮成人及司法少年:113年度服務公部門轉介或自行求助之藥癮更生人以及本會專 案服務之司法少年有 71人,少年13人、成人58人。
  • 透過電訪、家訪與面訪,提供個案關懷陪伴,提升心理與情緒的穩定調適,並協助提升家庭關係與社會適應。113年服務總計提供家庭訪視服務313次,電話訪視877人次。有就業需求151人次,就學復學服務17人,安置服務13人,租屋協助8人次,生活扶助232人次,資源連結38人次,總共2,868人次。
7
釋前釋後-桃園女子監獄「整合性復歸社會服務方案」 
  • 新生命體驗營:個案篩選、生命探索,一年暫定一期,一期為期三天。
  • 初階小團輔課程:一年一期,一期15堂課。講師及輔導老師4人以上。
  • 監內個輔:針對有需要之個案,提供監所內的個別輔導。
  • 進階團體:一年一期,一期12堂課。講師及輔導老師2人以上。
  • 懇親會暨家屬座談會:年暫定舉辦1次。
  • 釋後追蹤與服務:內容包括資源連結、家庭訪視、急難救助、復發的協助與轉介等。
桃園市
  • 桃園女子監獄生涯規劃課程,共進行團體輔導一期、共12堂。27人、 267人次。
  • 轉介1人至嘉義蛻變家園(中途之家)。 
8
基隆監獄-家庭支持方案 
  • 小團輔課程:一年2期,每期1班,每期13堂課,每次授課2小時,合計52小時。
  • 每次授課團體領導者1人及團體助理1人。
  • 釋後追蹤與服務:內容包括資源連結、家庭訪視、急難救助、復發的協助與轉介 等。 
基隆市
  • 課程服務24人,244人次。
  • 基隆家支開案服務新案13人。 
9
釋前釋後-台北監獄「藥癮者復歸社會服務方案」 基礎班 
  • 毒品收容人 基礎班 團輔課程:每期4次,自113年 9月開始辦理4期,每期 12人。
  • 釋後追蹤與服務:內容包括資源連結、家庭訪視、急難救助、復發的協助與轉介等。
桃園市
  • 每期4次,自113年9月開始辦理4期,每期12人,共計服務48人,192人次。 
10
新北市-家庭支持服務方案 
  • 個案管理工作,重建及修復家庭關係。
  • 創新服務與團體工作。
  • 辦理辦理家屬團體、維繫活動及各項支持性服務方案。
  • 推動藥癮者離監轉銜服務。
新北市
  • 家庭關係修復113年1-12月新開案數90案,總計關懷訪視1420家庭次。
  • 連結多元資源解決家庭問題 連結福利就業、法律扶助、醫療、心理、經濟支持或其他接送等多元資源服務,總計864人次。
  • 監所合作家 支宣導總計辦理4場次,24案家,39人次。監所接見接送服務8案家。與新店戒治所合作辦理22場次離監銜接服務總計服務307 人次。
  • 家屬支持、互助團體 辦理4場次,服務24家庭數108人次。
  • 家屬自助團體:已辦理3場次,服務20家庭數,28人次。
  • 家庭維繫活動:辦理3場次,23家庭數,69人次。
  • 創新團體:辦理3場次,53家庭數,53人次。
11
臺北市-家庭支持服務方案 
  • 個案管理工作,重建及修復家庭關係。
  • 創新服務與團體工作
  • 辦理辦理家屬團體、維繫活動及各項支持性服務方案。
  • 推動藥癮者離監轉銜服務。
臺北市
  • 個案及家庭服務:三名社工總計服務192案(含99案已結案)至113 年底,在案 93 案家。
  • 家屬支持、互助團體及自助團體9場次/72 案次。
  • 家庭維繫及支持性活動3場次
  • 全年關懷訪視1388家庭次。
12
基隆市-家庭支持服務方案 
  • 推動藥癮者離監轉銜服務。
  • 辦理家屬團體、維繫活動及各項支持性服務方案。
基隆市
  • 家庭支持或互助團體8案家、10男 14女 72 人次。
  • 家屬自助團體 11 案家、 10男 17 女 53 人次。
  • 家庭維繫活動 10 案家、 12男 20 女 65 人次。
13
新北市-逆境少年預防輔導服務方案 
  • 家庭訪視與資源連結:依據個案需要或經由社政單位派案,提供其個別化家庭訪視與追蹤輔導等服務,並強化資源運用之能力,有效連結社群網絡,以滿足個案家庭需求。
  • 家庭諮商輔導:針對有需求之家庭,提供專業諮商輔導。
  • 矯正機構訪視:至矯正機構會談並連結其家庭,以協助個案離校後順利返家並修復其親職關係。
  • 戒癮團體規劃毒品常識、情緒管理、人際關 係、生涯規劃等課程,以協助個案出所後能順利生活。
  • 透過生命教育團體協助成員對法律有更多的認識,並增進個案對自我有更多的認識、學習情緒管理並建立較正向的價值觀。
新北市
  • 施用毒品兒少:本年度共服務8 位個案。
  • 偏差行為兒少:本年度共進案19 位,服務 6位個案。
  • 失蹤兒少及其家庭:本年度共服務 161 位個案。
  • 司法後追少年及其家庭:本年度共服務 76 位個案。
  • 辦理 3 場親子活動:攀岩活動1 場共 4 人次、密室逃脫 2 場共8 人次。
  • 休閒活動:今年度協同個 案參與拳擊活動 1 人次;撞球 3 人次,合計 4 人次。
  • 職場體驗:今年度連結本會社會企業與就業輔導組,提供心聚點咖啡廳以及九菓烘焙坊職場體驗,共連結 2 人次。
  • 心理諮商:今年度與本會諮商所合作,提供服務對象與家屬個別心理諮商,共服務 2 人次,服務次數為 20 次。
  • 臺北少年觀護所 (戒癮團體 ):一共開設四梯次,合計 32 堂課,總服務人數為 38 人,總服務人次為 202 人次。
  • 臺北少年觀護所(女所):今年一共開設 44 堂課,總服務量為 669 人次。 
14
基隆法院-生命教育團體 
  • 與基隆地方法院調查保護室合作,於上半年度 3 月至 6月以及下半年 度 8 月至 11月,各辦理一梯次的生命教育團體,參與成員皆是由少年調查保護官轉介接受假日生活輔導 上半年度 和保護管束下半年度 之少年。
  • 團體主題規劃個人自我探索、團體人際互動,以及社會法規常識等內容,以協助參與成員自我認識,並且認識相關法規對自身的影響,以期提升參與青少年正向價值觀、降低高風險行為。
基隆市
  • 上半年度假日生活輔導兒少之生命教育團體:共辦理 8 場次,總服務人數 8 位,服務人次為 51 次。
  • 下半年度保護管束兒少之生命教育團體:共辦理 8 場次,總服務人數 11 位 ,服務人次為 62人次。 
15
毒品危害裁罰講習 (3 -4 級) 
  • 由諮商中心協助辦理,期望參加講習者了解藥物使用之危害並了解後須治療資源,以降低再犯及節省司法資源,並協助復歸社會。
  • 年度辦理場次 24 場。
  • 協助電話聯繫毒危提供之清單上之應受講習人。
  • 辦理講習每次需要 1 小時藥愛危害之內容。
  • 協助案主理解諮商所與本會相關服務之方案,如:治療性社區、成癮諮商服務、就業機會、家庭修復或,其他有意復原的多元處遇方式。
  • 透過講座辦理,培養本會之種子教師、復原教練整理生命經驗並分享給受講習者。 
臺北市
  • 辦理 24 場 每月 2 場,電話聯繫 3337 名 。
  • 民眾參與,達成率 154% (377/240 人次)。 
16
臺北市家防中心相對人處遇 
  • 提供台北市內家暴相對人認知、親職教育、伴侶諮商服務。
  • 113 下半年與北監合作,協助完成帶領及觀摩。
臺北市
  • 個別服務人次約 150 人次。
  • 團體約 60 人次 培訓人力 2 人。 
17
治療性社區案主心理會談服務 
  • 協助案主適應戒癮歷程,如:社區入住、人際關係、生活管理、情緒調適、職場適應及家庭修復等。
  • 心理師提供免費督導 級個案研討培訓。
  • 有專業服務需求級經歷能力者,協助轉介心理師 協助申請藥酒癮補助 。
臺北市
  • 年度服務量約 700 人次 (實習心理師+心理師)。
  • 共辦理 12 場個案研討( 與青少年組)。
  • 提供 250 小時個別督導。
  • 與 3 家醫院:松德、萬芳及慈濟簽屬合作同意書。
18
一般社區民眾生理、心理健康 
  • 提供一般社會大眾心理評估、諮商或課程等服務。
  • 協助處理生活壓力、情緒及親密關係引起之困擾,避免發展成身心疾病,達成社區心理健康預防。 
臺北巿
  • 共服務1108 人次,其中 250 人純自費,其餘協助申請方案補助。
19
桃園第二區兒少據點 
  • 提供桃園第二區服務區域 八德、大溪、復興、龍潭 內符合以下服務條件且有需求之 7 ~18 歲兒少及其家庭:1.施用毒品之兒少、2. 曝險行為(偏差行為)兒少、3. 司法矯治 剛入感化教育處所或感化教育結束、停止或免除的個案 、4. 失蹤及其他兒少與家庭,提供以家庭為核心之家庭處遇服務,年總計服務至少110 案。
  • 針對上述服務區域提供團體親職講座 親子活動以及提供服務區域之社區宣導性講座與據點區域經營服務,年度至 少辦理 10場次。 
桃園市
  • 個案工作:服務案數達成率116%、服務人次達成率116%。
    • 服務案數:年度服務至少服務110個案家。本年度已服務126案,達成率116%。
    • 服務人次:年度電訪至少1,000人次;年度面訪至少1,000人次。本年度第一季至第四季電訪提供1,306案次,達成率130%;面訪(含家訪與面訪)提供1,152案次,達成率115%,合計服務總計2,458人次。
  • 團體工作:兒少團體達成率158%、家庭關係支持團體達成率100%、服務人次達成率211%。
    • 兒少團體:年度辦理至少12場次。本年度已辦理22場次,達成率158%。
    • 家庭關係支持團體:年度辦理至少4場次。本年度已辦理4場次,達成率100%。
    • 3.服務場次與人次:年度合計至少16場次,合計服務至少80人次。本年度已辦理26場次,達成率163%;已服務240人次,達成率300%。
  • 社區工作:據點宣導講座達成率116%、據點活動達成率100%、社區宣導與外展服務達成率300%、個案研討/網絡聯繫會議達成率100%,服務人次達成率154.3%。
    • 據點講座:至少6場次。本年度已辦理7場次,達成率116%。
    • 據點活動:年度辦理至少2場次。本年度已辦理2場次,達成率100%。
    • 社區宣導與外展服務:年度辦理至少2場次。本年度已辦理6場次,達成率300%。
    • 個案研討/網絡聯繫會議:本年度已辦理1場次。
    • 網絡拜會:本年度已辦理9場次。
    • 服務場次與人次:年度合計至少10場次,合計服務至少5,000人次。本年度已辦理24場次,達成率240%,已服務2,015人次;另外中心空間服務為8,001人次。
  • 第二區少年服務中心空間與提供之服務:服務人次至少10,000人次,已服務15,439人次,達成率154.3%。
    • 個案工作:本年度已服務5,619人次
    • 團體工作:本年度已服務240人次。
    • 社區工作與中心空間:本年度已服務9,979人次。
20
新竹分會-家庭暴力相對人處遇計畫 
  • 個案工作:以面談、家訪或電話進行追蹤或諮詢,與個案一起擬定處遇計畫並提供危機事件協助、討論規劃安全計畫、庇護安置或住宅輔導協助、聲請保護令、情緒支持與關懷、心理諮商輔導、法律協助、經濟協助、醫療協助、子女就學或托育協助、目睹兒少服務、轉介職業訓練與就業等。
  • 團體課程、講座及宣導活動。
  • 強化專業增能之課程、會議或活動。
  • 老人關懷訪視員服務。
新竹市
  • 個案服務:原預定期 112 年全年服務 780 案,共新派案 772案,加回派 10 案共 782 案。平均每月 65.2 案。達成率 100.1% 。原預期全年服務 9000 人次,實際服務達 10,858 人次,達成率 120.6% 。
  • 團體課程:共辦理 6 場團體課程, 106 人次參與。達成率 132.5% 。
  • 個案研討:共辦理 2 場次,共27 人次參與。
  • 專業訓練:共辦理 4 場次,共94 人次參與。
  • 宣導活動:共辦理 14 場次,共 673 人次參與。
  • 聯繫會議:共辦理 2 場次,共36 人次參與。
  • 外聘專業督導: 12 場次,每次 3 小時,共 107人次參與。
  • 外聘個督會議: 12 場次,共54 人次參與。
  • 老人關懷員培訓及服務
    • 職前訓練: 1 場次, 15 小時。
    • 團督會議: 3 場次, 50 人次。
    • 工作小組會議: 2 場次,36 人次。(4)服務量: 21 案,開19 案,共 116 次訪視成功; 22次訪視未遇。
21
新竹分會-新竹市成人藥癮家庭支持服務 
  • 建立以家庭為中心之藥癮者家庭支持服務,運用專業社會工作方法,綜合評估藥癮者及其家屬之需求,擬定個別處遇計畫以協助改善家庭問題,並提供關懷訪視服務、家屬支持服務、親子活動等,強化成人藥癮者家屬正 向量能與支持系統,從而促使藥癮者及其家屬共同面對復元歷程。
  • 持續辦理藥癮者入監銜接服務,進行家庭轉銜以協助藥癮者與家庭修復關係,並為其連結家庭與社區多元之資源,透過三方合作使藥癮者能夠找回生命意義及生活目標,增強其內在改變動力,以利復歸社會。
  • 辦理藥癮者家庭成員相關團體活動及課程,由專業老師帶領,並透過成員分享陪伴家人戒癮的經驗,協助其他成員提升對物質成癮的認知;另邀請成功戒癮人士到團體分享戒癮心路歷程,讓家屬瞭解戒癮者復歸過程的困境與需求。 
 新竹市
  • 個案服務:社工透過網絡單位轉介與自行開發及入監轉銜等方式,今年年服務共 63 案含結案數 。於服務期間與家屬建立關係,進行開案評估、每月定期面(電)訪,依案家需求提供服務,包含面訪、電訪及其他多元服務共計1845人次;並每月統計服務執行成果表,彙報整體服務。
  • 離監銜接服務及家庭轉銜預備服務:與新竹監獄及新竹看守所合作,發展家庭轉銜服務方案,新竹監獄已辦理 2 梯團體,服務22 個案家,合計服務450 人次。新竹看守所分別男所、女所已辦理 2 梯團體,服務 7 個案家,合計服務 165 人次。
  • 家屬參與支持或互助團體、自助團體服務: 共辦理一個藥癮者家屬互助團體( 1 梯 3 次)及一梯次家庭維繫及支持性服務活動(二天一夜),共服務 10 案家計 30 人次。自助及互助團體各聚會 3 次、每次 3 小時;家庭維繫活動二天一夜,促進藥癮更生人及其家屬正之正向互動、提升身心健康為目標,協助參與團體之成員達到紓緩壓力及改善溝通方式之目標,並撰寫團體紀錄存參。
  • 辦理或參與相關專業訓練及各式會議:社工出席相關中央辦理之相關課程訓練、會議、個案研討會及專家講座共 23 場次,達80% 以上,並召開 2 場次業務檢討暨聯繫會議以修正計畫執行情形及增進專業知能。
  • 其他:辧理各式宣導活動 共 21 場次,接觸人數378 人次。
22 新竹分會-新竹縣成人藥癮家庭支持服務 
  • 建立以家庭為中心之藥癮者家庭支持服務,運用專業社會工作方法,綜合評估藥癮者及其家屬之需求,擬定個別處遇計畫以協助改善家庭問題,並提供關懷訪視服務、家屬支持服務、親子活動等,強化成人藥癮者家屬正向量能與支持系統,從而促使藥癮者及其家屬共同面對復元歷程。
  • 持續辦理藥癮者入監銜接服務,進行家庭轉銜以協助藥癮者與家庭修復關係,並為其連結家庭與社區多元之資源,透過三方合作使藥癮者能夠找回生命意義及生活目標,增強其內在改變動力,以利復歸社會。
  • 辦理藥癮者家庭成員相關團體活動及課程,由專業老師帶領,並透過成員分享陪伴家人戒癮的經驗,協助其他成員提升對物質成癮的認知;另邀請成功戒癮人士到團體分享戒癮心路歷程,讓家屬瞭解戒癮者復歸過程的困境與需求。 
 新竹縣
  • 個案服務:社工透過網絡單位轉介與自行開發及入監轉銜等方式,今年服務新案共 36 案。於服務期間與家屬建立關係,進行開案評估、每月定期面(電)訪,依案家需求提供服務,包含面訪、電訪及其他多元服務共計 1439 人次;並每月統計服務執行成果表,彙報整體服務。
  • 離監銜接服務及家庭轉銜預備服務:與新竹監獄及新竹看守所合作,發展家庭轉銜服務方案,已辦理 2 梯團體,服務 21 個案家,合計服務 147 人次。
  • 家屬參與支持或互助團體、自助團體服務:共辦理一個藥癮者家屬互助團體( 1 梯 3 次),每次 3 小時,共服務 13 案家,計22 人次。
  • 創新服務方案(二天一夜):辦理暑期親子活動二天一夜,協助參與團體之成員達到紓緩壓力及改善溝通方式之目標,並撰寫團體紀錄存參。
  • 辦理或參與相關專業訓練及各式會議:社工出席相關中央及地方辦理之相關課程訓練、會議、個案研討會及專家講座共 22 場次,達 80%以 上,並召開 6 場次網絡聯繫會議,討論計畫執行情形及建立起藥癮者、藥癮者家屬及社會福利資源的三方溝通管道。
  • 其他:辧理各式宣導活動共 23 場次,接觸人數238 人次。 
23 新竹分會-新竹縣逆境少年服務方案 
  • 增進逆境少年多元適性發展知能,增加參與正當社區休閒活動及正向人際互動,以降低其接觸犯罪環境與機會之風險。
  • 提升逆境少年家長親職功能,建構以社區為基礎的家庭支持服務體系。降低兒少因家庭因素落入危機或再犯之風險,並提升其健全發展之權益。
  • 方案服務:個案服務、個案研討、講座宣導、聯繫會議、業務檢討會議、少年及家庭支持團體、創新服務(暑期親子支持性服務)。 
 新竹縣
  • 至 113 年 12 月止逆境服務人數分別為:
    • 偏差行為兒少:服務 2 案。
    • 失蹤兒童少年:服務 50 案。
    •  司法矯正少年:服務 22 案。
    •  結案:共計 17 案。
  • 專業課程講座:團體內部督導1 場、團體外部督導4 場、個案研討會 2 場。
  • 方案活動:親子活動 1 場暑假親子體驗營, 2天 1 夜亞太生態園區。
  • 團體方案活動:共計 3 場。分別為正向團體課程 1 場、團體文藝療育工訪 2 場、
  • 計畫成效:
    • 每位處遇人員個案量平均達 20% 。
    • 落實少年及家庭工作服務比率達 90 。
    • 經輔導結案後半年,再度轉介比率低 20% 。
    • 全程專業服務人員參與訓練比率達 90%
24 新竹縣過渡性教育措施計畫 
  • 協助學員提升情緒調節、行為控制、學習策略、人際關係及生涯規劃等核心能力。
  • 每週設計針對個別需求的課程與活動,並進行個別與團體輔導,強化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能力。
  • 返校準備,並安排與學校及家庭的支持。
  • 除國教署派案外,每週赴 法務部矯正署新竹 少年觀護所 基礎知能教育學習加強輔導計畫 。 
新竹縣
  • 試辦性業務
  • 與光合諮商所合作完成計畫內所需之課程設計

 

25
種子教師養成計畫
  • 透過種子教師養成中心,提供專業訓練以培育更多的優質過來人,站在反毒工作的最前線,並以重要他人的角色在復歸路上給予最適切的支持。
  • 透過典範效應增強藥癮者的改變動機與決心。 
全台 
  • 本會共培育種子教師 33 位,其中 22 位已擁有社工員資格,也有多位完成碩士學位。目前第一圈種子教師共有 26 人(其中有 4 位是過來人家屬),他們在人生前半部皆因沉溺毒海而進出監所多年,但來到本會後,經過培育與輔導,以「負傷醫治者」的身分站在毒海的最前端,幫助無數更生人復歸社會;尤其在復發陪伴上,成效更是顯著。我們的第二圈種子培力員工,已有多人開始循著第一圈種子教師的步伐,邊工作、邊考證照,希望同樣以同等學歷資格,繼續選讀助人工作的相關系所。
  • 培訓方式:
    • 透過 種子教師對於自身生命經歷的整理,成為生命故事稿,能在各監所逐步開始分享。
    • 透過復元教練的助人培訓課程。
    • 鼓勵加入專業助人行列透過空大社工相關課程或進修本會首創的「高風險社工學分班」成為符合社工師考試資格之社工員。 
26 新北市更生受保護人就業輔導 
  • 接受新北市就業服務處之委託辦理更生受保護人就業輔導。
  • 提供就業問題與需求,透過個案管及專業化服務,媒合友善廠商,提升就業能力,以協助其自立。 
新北市
  • 年度計接案 317 案,開案服務205 人。
  • 年度推介就業 105 人,輔導自行就業 45 人,合計輔導就業 150 人。
  • 年度陪伴穩定就業滿 3 個月以上計 44 人,其中滿 6 個月以上計 50 人。
  • 年度新開發友善廠商計 5 家、8 個職缺。 
27 社會企業
  • 場域包括:
    • 七品聚圓夢餐廳
    • 心聚點人文咖啡小棧 
    • 九個菓子銷售工作坊
    • 九菓烘焙工作坊
    • 五餅二魚古早味
  • 進用人員以藥酒癮更生人及受有毒品危害之虞之司法少年為主,除了創造就業機會外,也協助其從工作所需之相關技能中培養自信,習得一技之長後能夠順利復歸應有的正常生活,更讓自己在未來的職場發展上更具競爭力。
  • 透過正職人員培訓與輔導個案考取證照,使個案習得工作態度與技能,增加自信。
  • 透過各個場域的正常規律的工作訓練,使生涯目標模糊之個案或自我價值低之藥癮更生人或司法少年增加自信與能力,展開就學或就業的人生規劃。 
台北市 
  •  服務進用人員 17 人
  • 專案管理人 6 人
  • 留用人員 2 人
28  中繼喘息心生活職前培力訓練中心 
  • 提供本會中繼職場培育謀職相關技能,鼓勵進 修獲取學歷、證照,提升復歸職場之競爭力。
  • 鼓勵進修獲取學歷、證照,提升復歸職場之競爭力。
  • 經由一連串之一個月的中繼職場職前準備課程、職場體驗及後繼持續性的職場培力、 NA 自助性支持團體、個別諮商輔導,協助藥癮更生人進行自我療癒,轉化生命經驗
  • 視角,提升自我價值感,成為反毒先鋒,樹立復歸典範。 
台北市 
  • 透過社會企業的職場培訓,達到扶持服務對象之專業技能。 
29 藥癮成人中途之家 
  • 安置對象為參加過本會在監所舉辦「無縫接軌 復歸社會」之專案服務個案或經由各部門轉介無復發之虞 且有工作需求之藥癮更生人。
  • 提供中期( 6~18 個月內)之臨時安居之所,備有 15 張床位。
  • 主要提供一團體生活之過渡性支持環境及安置處所,於一定期間內( 6~18 個月)透過結構性生活作息安排、系統性復健處遇方案設計,及住民間之相關支持等,協助個案習得一技之長,為重新融入一般社會及獨立生活做準備。 
臺北市
  • 年度目標 :25 人
  • 實際服務 :29 人
  • 達成率 :116%
  • 包括中途之家安置服務、自立宿舍安置到鄰近租屋,持續扶持服務對象能夠在居住上穩定復元。
  • 建構社區網絡資源,於本會治療性社區銜接中途之家低度管理之漸進式方式。且聯結網絡服務單位,共同建構藥癮者復元支持網絡。 
30 藥癮成人自立宿舍 
  • 針對在本會工作之藥癮更生人員工或中途之家住民經評估身心、生活及工作各方面狀況尚屬穩定或經由本會治療性社區轉介之住民,在本會附近友善廠商工作或在鄰近學校就學,因其家庭支持系統薄弱需要提供租屋協助之藥癮者之藥酒癮者。
  • 提供為期 6~18 個月的低度管理之自立宿舍,以安定其基本生活,並輔導及強化個案自我生活作息安排,培養健康生活型態,提升壓力調適與因應能力,確保得自立生活,順利重返社會。
  • 設成人自立 宿舍一處,可容納 7人,未來將視需要,逐步擴增。 
臺北市
  • 成人自立宿舍:年度目標 :10人、實際服務 :11人。
  • 本會鄰近地區個別租屋:年度目標 :7 人、實際服務人數 :7 人。
  • 職場、學校鄰近地區個別租屋:年度目標12人、實際服務:22人 。 
31
藥癮治療性社區服務模式多元發展計畫 
  • 提供成癮者以復元支持四面向(家、健康、社區和目標)設置之復元環境,透過長期有結構的環境管理、生活規範與社區學員動力共同形成戒癮動力與找到生命意義與價值。
  • 全台唯一都會型之非封閉式的社區模式,提供生理、心理、社會與靈性的全人模式,並包括生活技能、職能培訓等訓練。
  • 建構個案管理服務,以及復元教練培訓制度,透過復元教練(本會培養之種子教師 )之生活陪伴,協助成癮者復元。
  • 以運動治療為輔,建立學員健康的生活型態。
  • 成人社區設置 11+3( 新收 復用 )7+6(112 年度新增 )=27 床,青少年社區設置 4 床 +4(113 年度新增)設置 8 床。 
臺北市
  • 受理轉介人數:124
  • 評估收置人數:127(3 位為前一年申請之個案)
  • 實際收置人數:47
  • 家庭會面 家屬衛教團體次數:16 場  
32
嘉義縣女性藥癮者中途之家「蛻變驛園」 
  • 進住個案之安置照顧、身心戒癮、諮商心理輔導、親職教育、職業訓練、就業輔導、家庭輔導、生涯規劃輔導、家庭支持服務、社會福利諮詢與轉介、社區反毒宣導 (如現身說法)及臨時安置照顧等服務。
  • 年滿 18 歲至未滿 65 歲設籍嘉義縣之女性藥癮者。
  • 經財團法人臺灣更生保護會嘉義分會審核通過,有安置及戒癮需求之藥癮更生人。
  • 地檢署轉介自費戒癮之緩起訴被告者。
  • 各地縣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轉介。
  • 轉介個案、符合年滿 18 歲至未滿65 歲之女姓藥癮個案。
嘉義縣 
  • 評估收置人數: 25 人
  • 年度目標 :15 人
  • 實際收置人數: 21 人次
  • 達成率 :140%
  • ※備註: 因地屬嘉義縣 環保局 113 年底收回改由高雄分會靜心家園自籌成立藥癮女性親子共生家園。 
33 高雄分會(一) 
  • 承接高雄市毒防局113年度促進藥癮者社會復歸輔導服務方案。 
高雄市 
  • 個案服務:年輔導 67 案,達成率 111.67%。
  • 出矯正機關更生人輔導服務:達成率 100% 。與高戒、高女合作,辦理 2 梯次為期 12 週之出監轉銜團體,並於出監後主動追蹤輔導。
  • 配合毒防局入監宣導 24 場次。達成率 1 00% 。
  • 特色藥癮者復歸社會服務方案:達成率 100%辦理種子教師培訓團體, 4 位成員穩定參加。
  • 教育訓練、個案研討等自辦或參與 4 場:本年度參與聯繫會議或個案研討,共 5 成,達成率125%
  • 社區相關輔導或毒防宣導活動,至少 5 場次:本年度共自辦及參與 6 場次,達成率 120%。
  • 提升本市市民藥癮者接納度:參與 6 場擺攤宣導,共蒐集 130分有效問卷,達成率 100%
  • 服務使用者滿意度調查,整體滿意度達 80%,達成率 100%。
34 高雄分會(二) 
  • 承接高雄市社會局飛特家園託經營管理。
  • 未滿18歲,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法保障法23條與少年事件處理法29條之規定或其他經社工員評估應保護安置之設籍本市或事件發生地
    於本市之未滿18歲之兒童及少年。 
高雄市 
  • 完成團家與辦公室建置。
  • 專責人力配置 1 主任、 1 社工、 8 生輔,額外補充支援人力 3名。
  • 收案量達 9 案。 辦理教育 14場次。
  • ※備註 114 年改由本會曾經另創的「 愛的足跡協會 」承接該案並由宗憲主任帶領 原班人馬繼續向外獨立發展。
 35 永安長青文康服務 
  • 提供社區各項長青關懷服務
  • 結合鄰近天主教木柵復活堂永安長青文康小站,藉一系列多元化的文康休閒活動以及共餐、送餐、電訪等關懷項目服務,鼓勵長輩們增加社會參與度。
臺北市
  • 全年參與人數:男 1,016 人,女 3,650 人,共計4,666 人。
  • 總受益人次:男 3,997 人次,女 13,772 人次,共計 17,769人次。 
36 社資組
  • 負責社企之行銷與企畫及基金會募款及公關等事宜。
台北市
  • 負責基金會募款、資源募集及公關等事宜。嘖嘖募資專案、街口、拍付、台灣大哥大、中華電信等平台運營。
  • 執行感恩基金會、陳杜姜基金會、感恩聖仁基金會補助專案服務獨老修繕 52 案家、職能培訓25 人。
  • 執行勞動部公益彩藥癮更生人就業力升級計畫年辦理 47 堂(101.5 小時), 432 人次。
  • 執行單國璽基金會青 少 年職涯體驗與就業補助專案總服務 20 人。
  • 執行第八屆傳善獎專案,社工師學分班與分會拓展業務。 
37 行政管理
  • 負責機構之人事財務庶務等工作,包括行政人事費、 財務會計 、財產使用費、事務費、雜項費用。
  • 茁牧物業管理中心運營。

台北市

  • 基金會行政事務,財產、車輛管理。
  • 辦理勞健保、團保業務、零用金業務。
  • 辦理勞資會議相關業務。
  • 董監事會及人事相關業務。
  • 文件收發與資料檔案管理。
  • 基金會相關單位電話 郵件聯繫。
  • 會務推動方案資料收集。
38 倡議「慧德學校」和「中介教育安置機構」
  • 期結合公部門之教育、社政、司法、醫療等單位,提供藥癮青少年或非行少年一個多元化教育園地,代替現有感化教育及安置體系所 帶給青少年的不良影響。 目的為減低監獄過度擁擠的情形。
  • 幫助受戒治收容人心靈重建並重整於社區 並 提供就業資訊協助尋找工作 提 供戒治收容人與家屬聯結的管道及提供當事人心理諮商與輔導。
  • 達到減少再犯、降低社會成本、解決三、四級毒品 列入二級毒品,讓一時誤觸刑法的青少年因此進入司法體系的一種有效替代處遇。 
全台
  • 持續倡議多元化教育園地,代替現有的感化及安置處遇。
  • 持續倡議中介教育安置

 

電子發票捐贈碼:8868

社會企業聯絡電話:(02)2936-2989

七品聚餐廳粉絲團

利伯他茲臺北諮商所

Rebirth cafe 心聚點

九個菓子粉絲團

© 2021 財團法人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